手机特产网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 > 桂林 > 临桂区 > 特产信息

临桂区特产介绍

临桂区是中国著名的状元之乡,桂林市政府驻地、桂林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撤县改区前临桂长期位居中国西部经济百强县,荣获2013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中国中小城市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称号。 临桂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西郊,西南邻永福县,东接桂林市秀峰区,东南靠桂林市雁山区。2010年户籍人口47.2万人,其中城区常住人口13.45万。区人民政府驻临桂镇临政路13号,桂林市西城经济开发区坐落在临桂区。
茶洞罗汉果

临桂区茶洞乡山区盛产罗汉果,是罗汉果发源地和全中国最大的产区,为天然绿色食品,素有茶洞汉果最有名的美誉。茶洞乡现有罗汉果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果9000万个,产值8000多万元。产地具有丰富的培苗种植和生产加工经验。同时,以罗汉果为原料,凭借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配方,集酿酒生产和罗汉果饮料为一体的酿酒企业落户 详细

宛田红花油茶

宛田红花油茶(CamelliapolyodontaHowexHu)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光滑。植物名称:宛田红花油茶学名:CamelliapolyodontaHow别名:多齿红山茶形态特征:叶革质,椭圆形或近倒卵形,深绿色。花单生枝顶,花粉红色。 详细

横山豆腐乳

横山豆腐乳产自清代名臣陈宏谋故里—横山村,其味香、醇绵、辣、细腻品质上乘,是桂林三宝之一,也是桂林豆腐乳最早发源地。 详细

四塘马蹄

四塘马蹄产自清宰相陈宏谋故里—桂林市临桂县四塘乡。水果型马蹄、个大、皮薄、色泽红润,清甜爽口,脆嫩消渣,清火助消化,止渴解暑,明清时期曾为贡品,今日名牌。四塘马蹄年产甲级果8000吨以上,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份上市。 详细

竹筒酒

竹筒酒,选用临桂壮家当年产的优质大米,天然泉水为原料,并配以壮族传统酿酒配方,经现代科学酿造技术,精酿而成,包装容器为壮族地区盛产的,无化肥、无农药、无工业污染的新鲜甜竹,是地道的桂林特产,其成品呈天然淡黄色、酒质清新醇和、绵甜爽净,具有白酒与鲜竹混合的特有香味。夏可冰镇,冬可热饮,让人感受到翠竹绿 详细

五通农民画

五通农民画有悠久的历史,从明朝开始,当地农民以绘制门神、财神等作画挣钱。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通过父教子、夫带妻、朋友传朋友,村民相互习字绘画经营书画市场,已初具规模;九十年代起,政府及宣传、文化部门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2007年后,在组织服务管理职能上,发挥市场导向和示范作用,有效地组织农民逐步走上绘 详细

临桂咸粥

用猪骨头、猪尾巴、猪脚、猪内脏、芋苗干、海带、红枣、木耳等制作的咸粥,在六塘周边地区,人们有一家杀猪,八家喝粥的习俗。村民将肉猪养大之后,到宰杀上市出售之日,都要请近亲好友到家里吃一餐。在杀猪的当天,要用大锅煮上一锅咸粥,让客人和左邻右舍吃。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显示自己有能力养出了大猪,请得起亲朋好友 详细

猪肝夹肥肉

这道菜是用腊制的猪肝与腊制的肥猪肉做成。具体做法是:冬天将猪肝洗净,沥干血水分块,拌入白胡椒粉、粗盐、三花酒,装入盆中盖上盖子,腌一天一夜后挂于通风处晾干。当猪肝晾至七成干时,取下放在木板上整理成条状后,在猪肝上面加放一块木板,在木板上面放上石磨或石板加重,压一天一夜,使猪肝成扁平块状,增强其密实度 详细

临桂回族板鸭

会仙旧村板鸭的制作工艺产生于清朝末年。由白崇高老先生家五代传承。其产生的背景是:会仙历史上自然条件差,当时人民生活贫困,旧村回民因不食猪肉,逢年过节均只以鸡、鸭为主。由于贫困,只好把鸡、鸭以腊制方式存放,只有来客人或过节才拿出来吃。长期的手工加工成为主业,旧村人逐渐成为加工、制作板鸭主力军,旧村板鸭 详细

临桂豆腐乳

据本地方志,宋后期就已在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生产;盛行于清代乾隆年间。横山豆腐乳色泽金黄,皮薄细腻,香醇爽口,开胃醒脾,营养丰富,可用作调味佐餐,是村民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食品,并且在桂林一带享有盛名,村民们用它来招待亲朋或者馈赠好友,洋溢着浓浓的乡情。近代以来,横山豆腐乳历经数百年制作经验,技术日臻成 详细

旧村板鸭

临桂县会仙镇旧村板鸭已有200多年的制作历史,它是选用老鸭、稻谷鸭和草籽鸭经开膛、独特秘方腌制、上板和整形等几十道工序制作,最后还要晾晒半月左右,即可蒸熟来吃。其味香色美,油而不腻,食后回味无穷,实为宴请及送礼佳品。 详细

酿三角豆腐

这道菜是当地人用本地产的黄豆,以传统方法制成方块豆腐干,然后将方块豆腐干对角切开成三角形备用。酿馅的配方是:瘦猪肉,配上香菇、木耳、虾米(海虾)、韭菜和马碲等,加上适量盐与生粉混合剁成肉泥。酿三角豆腐的制作过程是:将锅烧红,淋上茶油或花生油,把三角豆腐干放入锅内煎至两面黄而不焦时铲出,待冷却后在三角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