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特产网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 > 淮南 > 寿县 > 特产详细内容

八公山紫金砚

时间:2016-02-25 点击:761次

20141031121201153_3Jq2Mi2q.jpg

八公山盛产一种灵石名紫金石。《淮南子》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据传女娲补天所炼的五色石,就留在了八公山上,因石体多呈紫色,故称作紫金石,八公山也因此被称作紫金山。
  灵石制美砚。八公山紫金砚乃历史名砚。北宋杜绾所著《云林石谱》中记载:“寿春府寿春县,紫金山石出土中,色紫、琢为砚,甚发墨,叩之有声,余家旧有风字样砚,特轻薄,皆远古物也”。专家推测,八公山产紫金砚,始于汉,盛于唐。由于八公山位居寿州,八公山紫金砚又被称作寿州紫金砚。
  历史上,紫金砚深受一些文人雅士的钟爱。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紫金帖》中说:“苏子瞻携吾紫金砚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最后这句话有点生涩和拗口,翻译成白话,就是说:“传世之物怎么能作陪葬品呢?!”这段话说的是一个真实故事,当年苏东坡路过真州拜访米芾,得赠一方紫金砚。后来苏东坡病逝于常州,临终前嘱咐其子将紫金砚陪葬,米芾知道了十分生气,从真州星夜赶往常州索回此砚。在《宝晋英光集》卷八中,米芾对此事也有记载:“吾年老才得紫金石,与余家所收右军砚无异,人间第一品也,端、歙皆其下”。到了清代,大书画家郑板桥在《题丁有煜砚铭》中,同样对紫金砚褒扬有加推崇倍至:“南唐宝石,为我良田,缜密以粟,清润而坚,麋丸起雾,麦光浮烟,万言日试,倚马待焉,降尔遐福,受禄于天,如山之寿,于万斯年!”文中的“南唐”,是古代寿州的另一个名字。
  在米芾时代,诗人黄庭坚在寿春任职,也发生过一件与紫金砚有关的事情。黄庭坚当时娶当地耆旧孙莘老女兰溪为妻,得孙莘所赠紫金砚一台。黄大诗人视若珍宝万金不舍,跟苏东坡一样,嘱咐其子在他驾鹤西去时,定要将紫金砚作为陪葬。从以上几件事情中可以看出,宋代时紫金砚就已经名扬四方了。那时候,八公山流传有一首民谚:“寿春府宝三件:《淮南子》、豆腐、紫金砚。”但凡读书写字的人,都以能拥有一方紫金砚为荣。
  目前,传世最早、最具名气的紫金砚,当数东晋王羲之用过的右军砚。王羲之小时候,其父王旷任淮南太守,坐镇寿春,得紫金砚,带回家中送王羲之用。后来,王羲之成为大书法家,紫金砚随之身价倍增,被人们视为拱璧。因王羲之时任“右将军”,故紫金砚受封为“右军砚”。除“右军砚”外,米芾在《紫金帖》中所说的凤字砚,也于1972年在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砚长22.7厘米、宽17.5厘米、厚3.9厘米。砚的前部有两足,砚池向后倾斜,砚面有明显的墨痕,现存于北京博物馆。在西安碑林,也存有一方紫金砚,系1957年征集的出土物。砚为长方形,长23厘米、宽15.8厘米、厚2.9厘米。砚背有铭:“绍圣四年造紫金石砚”。绍圣系北宋哲宗赵煦时期。有意思的是,2009年寿县文联组织作家、艺术家到苏州太湖采风,在参观一家民间博物馆时,与一方紫金砚不期而遇。听馆主介绍,其为从民间所收集,专家鉴定为汉代寿春县产品,是该馆的镇馆之宝。此砚长约20厘米、宽约15厘米、厚约5厘米,虽历经岁月,看上去仍肌理润泽,实为砚中不可多得之精品。
  砚,中国 “文房四宝”之一,以其艺术性强、人文气息浓郁,由开始时仅用于研墨的实用工具,逐步演变成为供人们欣赏、把玩、收藏的艺术品。澄泥砚、端砚、歙砚、临洮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为什么四大名砚中没有紫金砚?原来,八公山中蕴藏的紫金石,“纹理细密,温润细腻如玉,抚之如童肤,色彩凝重古雅,文理华美多变”。开掘紫金石制砚,“质坚、下墨、泽润”。但八公山虽然号称“紫金山”,却只有甸疙瘩、黄谷洼等两处的石头可以制砚。这样,由于砚石资源短缺,八公山紫金砚至明清时代逐步停滞,甚至被人们遗忘和不知。特别是八公山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多次出现以淮河为界的南北对垒分治,战乱频仍,八公山一带逐渐沦为蛮荒之地,导致制砚技艺几度失传,紫金砚传世极少,几乎绝迹。
  八公山紫金砚重放光彩,还是在当地政府提出“文化立县”战略以后。当地管理者从打造名牌旅游产品角度出发,对八公山紫金石进行有序开发管理。经过寿县紫金石艺研究所、中国紫金石砚艺术馆等相关单位一群有志者潜心钻研,制砚工艺广采众家之长,在雕刻技艺上既继承传统,又根据紫金石特有的花纹、图案、形状,因材施艺,大胆创新,形成石质与刀艺的完美结合。当地文人们推波助澜,深挖紫金砚文化内涵,使八公山因紫金砚更显魅力,紫金砚因八公山更具名气,紫金砚作品在国内外多种博览会上荣获大奖,并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八公山紫金砚博得越来越多书画家、收藏家及社会各界的青睐和喜爱,已经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文房珍品。


更多
打印此页
上一篇:松仁玉米 下一篇:寿州香草

推荐购买

特产详情页面

城市介绍

淮南特产信息介绍

淮南

特产数量:76个

喜欢人数:4569人

寿县特产信息介绍

寿县

特产数量:16个

喜欢人数:120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