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特产网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 > 崇左 > 龙州县 > 特产详细内容

龙州乌龙茶

点击:1552次

龙州乌龙茶,广西崇左市龙州县特产。
产业开发中的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在“十一五”期间,是龙州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重头戏。茶叶、剑麻、龟鳖养殖等特色产业,成为了当地的产业亮点,对带动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细雨纷飞的2011年3月10日,记者来到了龙州县下冻镇的大青山,只见一片片绿油油茶树田,分布在山顶上,在云雾的笼罩下,茶田若隐若现,人置身其间,宛若光临梦幻一般的仙境。 
  地处广西西南边境的龙州县,位于左江上游,距首府南宁市232公里,边境线长184公里。龙州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两次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边境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不小的改善。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难度依然很大。 
  大青山上这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园,就是龙州扶贫产业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种植大户阮孙武通过产业开发中受益,成为了走向致富的典范。在自家开垦的茶园旁,他向本刊记者介绍说,家里2010年种茶叶收入在1.7万元左右,2011年打算扩大种植面积,估计收入2~3万元不成问题。
  茶树长势喜人。从阮孙武乐呵呵的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2011年的收成他显然已经心中有数。“过去再怎么拼命干,一年下来收入总是少得可怜。现在不同了,种茶可比种其他作物收入多多了。” 
  阮孙武说,他搭上了龙州产业开发的顺风车。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下,种苗、肥料、技术、收购,公司都实行一条龙服务,因此,他需要投入的劳力并不是太多,和过去相比轻松多了,没那么累,收入却比以前好多了。 
  阮孙武指着山下的一块茶田说,那是2011年春节茶叶公司帮忙开垦的新地。当他把要扩大种植面积的想法告诉公司之后,公司的两台挖掘机在大年初六就开了过来,帮他开垦。此外,过去根本就不通路的大青山,茶叶公司现在也修通了一条进山的路,对打理这山上的茶园和村民的出入更加方便了。 
  种植户阮孙武是龙州县彬桥乡绕秀村那苳屯村民。他所在的村子,位于中越边境线上,四处是山,条件非常艰苦——不通路,不通电,很多人住的是茅草房或危房。一直以来,收入来源单一,除了种植甘蔗,再没有别的产业。 
  边境线山村的贫困状况,一直以来都是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并极力想方设法解决的一个难题。“民安则边境安”,因为边民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改善当地贫困面貌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可是由于当地财政收入不多、底子薄,缺乏资金投入,特别是由于地处中越边境没有在大型工业项目落户布点,要切实改善确实难度很大。 
  转机出现在几年前。由于阮孙武所在的村子,自然灾害频繁,极易发生泥石流,出于对边民的安全考虑,当地政府决定对那苳屯实施异地安置。异地安置的地点,就在大青山脚下。虽然距离原址不远,但是经过政府的细致统筹规划和安排,那苳屯的境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产业开发的覆盖,特别是茶叶公司的进驻,让一直为异地搬迁后生计问题发愁的村民心头上的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心安则人安,那苳屯村民在新址上深深扎根了。
  那苳屯能够顺利实现异地安置,当地政府的细致工作起了很大作用。龙州县扶贫办的副主任黄培红介绍说,那苳屯实现异地搬迁之后,如何结合实际,利用其优势资源和自然条件,培育和发展产业,帮助贫困农户找准、找好稳定增收项目,一直是龙州县政府各级部门工作着力点。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乌龙茶种植被定为扶贫开发的重点项目。
  黄培红说,龙州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非常适合茶叶种植。经过多方联系,筑巢引凤,终于有客商愿意前来投资。客商来了,接下来就是推广工作,农户从当初的犹豫观望到放开手脚干,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那时,被异地安置的村民,离开原住地初到一个新地方,还不是很适应,许多人都为搬迁新址后维持生计的问题愁眉不展。对由政府部门主导的茶叶种植,一开始响应的人并不多,大都信心不足,担心种植后产生不出效益,将是血本无归。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动员,效果还是不怎么样——村民瞻前顾后的保守心态,任凭你再苦口婆心,他们也是“雷打不动”。唯独一位村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入了进来。这个“吃螃蟹的第一人”,就是阮孙武。 
  这一被动员细节,阮孙武至今仍记忆犹新。在向记者介绍的时候,他不由地笑了起来,“我当时就想,怕什么呢,反正横竖都是一个穷,还不如放开膀子干,搏一搏。” 
  正是这一甩开包袱的“搏一搏”,让阮孙武尝到了产业开发带来的甜头,从此走向了致富路。“真是不敢相信,政府不仅扶持种苗、化肥,还帮平整土地……”回忆起当初的情景,阮孙武充满了感激。 
  2005年,阮孙武和弟弟把6亩上好的甘蔗地全部推平,拿来种茶。种植甘蔗一直是当地的传统,也是当地人主要的经济收入,推掉了甘蔗地就相当于断了自己的后路了。 
  那苳屯炸开了锅,村民们都等着看阮孙武的笑话。“那么好的地,说推就推了,看他怎么收场。”一些村民说。 
  阮孙武不顾大家的笑话,用心地侍弄着自己的茶苗。 
  但是,第一年没有收益,第二年也还没有收益…… 
  这时,看热闹的村民们开始为人孙武担忧起来了:“这‘孔老武’不会是被骗了吧?” 
 “众说纷纭,那种骑虎难下进退两难的尴尬,别说有多难受了。”阮孙武说。 
  不过,第三年,这种尴尬的局面终于打破了,茶树的效益出来了!每斤有机茶卖到4块钱,一亩就收获400多元。茶叶收益与其他作物收益明显的对比,让阮孙武前两年的颓唐心态一扫而光。在村民眼中,他也由一个被嘲讽的角色,转变成致富带头人。 
  2008年起,阮孙武开始挣到了茶叶钱。2010年,他就盖起了新楼房,还添置了各种家用电器,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2011年,阮孙武开始扩大乌龙茶种植面积。谈及以后的打算时,阮孙武充满豪气地说:“将来我要把乌龙茶种到越南去!” 
  看着阮孙武的成功,前几年嘲笑他推掉甘蔗地种植茶叶的村民们,纷纷学着阮孙武种植茶树…… 
  阮孙武致富增收,是扶贫龙头企业带头的结果。 
  龙州乌龙茶产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各方多年悉心培育的一个结果。 
  龙州县境内的龙北、先锋、北耀及试验站四家农垦国有农场,已有近30年的茶叶种植、加工经验。当地良好的自然和气候条件,使出产的茶叶品质和口味,一直不输其他名茶产地。但不知为什么,名声就是打不响,仅限于当地一带闻名。为了解决这个困扰已久的难题,经过多方调研与商讨,2001年,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及扶贫部门的主导下,驻龙州县的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先后从广东、福建、台湾引进优质乌龙茶品种,开展了大量的栽培和加工试验,终于在2003年6月成功研制出了广西第一批乌龙茶,填补了广西制茶史上无乌龙茶生产的空白。 
  在此基础上,2005年,龙州县把乌龙茶列为“十一五”期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新兴重点产业来抓。在制订和实施产业扶贫开发规划时,龙州县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目标,在乌龙茶种植项目、资金、种苗等方面的安排上,给整村推进贫困村予以倾斜照顾,使乌龙茶种植业形成了一定规模,既实现了整村推进村产业扶贫开发项目达标,又促进了乌龙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扶持农户种植乌龙茶的开始,针对一些农户的思想顾虑,当地有关部门实在是花了不少工夫,才最终消除农户的顾虑。为了打消农户顾虑,龙州县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队,带领各乡镇干部进入每家每户进行动员和宣传;同时,还利用开展计生工作、调研工作、扶贫工作等各种工作机会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在广泛而深入的动员和引导下,农户终于不再观望,积极地投入到乌龙茶的种植中来。 
  这其中,树立致富带头人的效果最好,起了事半功倍作用 
  另外,农户最终接受并积极参与种植乌龙茶,与当地政府部门的扶持力度大大提高密不可分。 
  为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当地相关部门对贫困村群众实施了大量扶持措施。一是种苗补贴。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直接把种苗补助给茶叶公司,然后由公司免费发放给农户种植;二是机耕补助。一般情况下,每亩梯田补贴开垦费800元左右。从2008年起,连片种植乌龙茶50亩以上的村屯,每亩补助机耕费380元;三是化肥补助。从2008年起,群众每种植1亩乌龙茶,可获得产业化扶贫资金200元,用于购买化肥。目前已补助1400亩共28万元。
  5年间,扶贫部门共下发乌龙茶产业化扶持资金340万元,促进了乌龙茶产业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同样是功不可没。
  广西鹭垦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是龙州县第一家乌龙茶种植与加工的企业,2005年3月注册成立。公司现在已发展成为崇左市第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崇左市科技型企业、崇左市消费者诚信单位、崇左市扶贫开发型企业。 
  公司与贫困村项目农户签订6年的茶青保价收购合同,产品价格最低价按每公斤标准茶青3元计定。公司通过与种植户依法签定生产购销合同,与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建立了利益联动机制。另外,公司经常性地派人深入到边远村屯举办培训班,组织有种植意向的农户到公司的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对新种乌龙茶的农户,全部免费送种苗上门,并派出技术人员对新茶农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 
  据悉,作为龙头企业的广西鹭垦茶叶公司,目前已经拥有4000多亩的茶叶生产基地。按每个农村劳动力可管理3亩茶园来计算,这个产业已经直接吸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1000多人;按每亩茶园年产茶青1000公斤、每公斤最低保护价3元来计算,每亩茶园年产值可达3000元以上,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茶厂在加工季节,可接纳工人30~50人工作,月工资均达到1000元以上。 
  下冻镇春秀村是乌龙茶种植项目的最大受益村。全村目前已种植乌龙茶2300亩,已达丰产期1300亩。2010年,该村乌龙茶总产值达342万元,全村389户户均乌龙茶产值8792元,人均收入199元。乌龙茶种植已成为该村7个自然屯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 
  八角乡陇均村陇均屯平均每人不到半亩水田,而且水田处于山高水寒之处,靠这几分田是难以致富的。但是,这个屯宜林山坡较多,也适宜种植乌龙茶。过去,陇均屯靠种植八角为主要经济收入。但近年来由于八角市场萎缩,价格低迷,村民已很难以此为生。2004年,该村村民邬海涛种植34亩乌龙茶,当年就亩产600元,2005年达到了1200元,2006年达到了3000元,成为了致富带头人。受他影响,村民纷纷开垦荒地,种乌龙茶。2006年,该屯已种上乌龙茶300多亩,乌龙茶产业在陇均屯逐步培植起来。 
  在已种植的乌龙茶项目中,除去国营农场种植的177亩外,还有4个乡镇11个村委38个自然屯3825户从中受益。这些农户原来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甘蔗种植,但随着乌龙茶种植面积的不断加大,乌龙茶产业已成为这些农户的经济来源。 
  政府的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带动,使崇左边境地区的乌龙茶产业一片兴旺,一大批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龙州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也成为了崇左市产业扶贫的典范。在各方的努力下,相信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路子,将越走越宽。

更多
打印此页
上一篇:松仁玉米 下一篇:青竹鱼

推荐购买

特产详情页面

城市介绍

崇左特产信息介绍

崇左

特产数量:82个

喜欢人数:5524人

龙州县特产信息介绍

龙州县

特产数量:11个

喜欢人数:15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