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特产网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 > 石家庄 > 晋州市 > 特产详细内容

晋州木偶

时间:2016-03-17 点击:558次

历史悠久的晋州木偶 晋州木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有很高的文化科研价值,深受群众喜爱。它是集音乐、表演、文武场与一身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它发源于清代,代代相传至今,凝聚着民族的表达方式和审美趣味,浓缩着民族的感情和性格。它通过音乐和文武场的有机结合,以精湛的技艺和维妙维俏的木偶造型动作,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生活内容,刻画不同的人物性格,展现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晋州“木偶”是人们生活中一种独特的娱乐形式,有较高的娱人功能,曾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晋州木偶兴起于晋州鼓城村,至今已200余年。俗称“大木偶”或“大胶泥蛋”。舞台特制,称“台口”,高约2米,广、深各约3米,状若瓦房或戏楼。台架之上装有前幕、边幕、布景和道具,下围以布,高2米,以容艺人匿其内作戏。木偶艺人称木偶头为“人子”,实为用榆树皮面合以配料所塑制的各种头型,中空,榆皮面壳厚约半厘米,头长约十多厘米,彩绘脸谱,冠以头盔发须。接上两只袖筒,着以袍甲服装,其形体若似倒置的口袋,亦称“大布袋猴”。另有连杆三根:一根固定于脖领,以操纵头部动作;另外两根分别系于袖头、腕部,以左右其手势。演出时,艺人脸朝上,两肘架“人子”表演,身躯腿脚依照剧情做各种动作。 晋州鼓城木偶剧团,演出范围广至华北平原各地。演员最多时达百余人,木偶70多具,分配唱、表演、文场、武场4个功班。唱功班分生、旦、净、末、丑5种角色,唱腔多为河北梆子。该团配唱、表演、文武场有机结合,技艺精湛,木偶形象维妙维俏,久负盛名。演出的主要剧目有传统戏《辕门斩子》、《三堂会审》、《打渔杀家》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剧团排演了《抗日救国》、《兄妹开荒》、《新编小放牛》、《小二黑结婚》、《打老蒋》等新戏。时任华北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观后予以高度赞扬,解放区政府授予奖旗。新中国成立后,聂帅特致信函叮嘱一定把木偶剧团办好。剧团排演传统剧目,同时配合政治形势排演新剧目。主要在农闲时节演出。“文革”浩劫中,木偶被视为“牛鬼蛇神”险遭砸毁,80岁的班主杜瑞山舍身相护才得以幸存。1978年后,艺人们新置“台口”、幕布和服饰,粉画“人子”脸谱,将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使晋州鼓城木偶戏又以全新的阵容、高超的技艺展现于观众面前。1981年,鼓城木偶参加河北省民间艺术展览,同时表演给台湾友人;次年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央电视台播放鼓城木偶戏,省《群众文化研究》刊登木偶剧照,《农民日报》刊载鼓城木偶史料。随着老艺人逐年减少,现仅剩1位70多岁的老艺人,再加上资金短缺,年轻一代无人学习木偶表演艺术,晋州木偶面临灭绝的危险,急需抢救、继承、挖掘整理。2004年,晋州市对晋州木偶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制定保护发展方案,逐级上报;6月,被河北省文化厅列入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省保试点项目。晋州市文体局组织专人扎实进行挖掘整理,改编了《小放牛》等传统剧目,组织艺人复排。2005年春节成功地与群众见面,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继承和发扬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更多
打印此页
上一篇:松仁玉米 下一篇:藁城御梨

推荐购买

特产详情页面

城市介绍

石家庄特产信息介绍

石家庄

特产数量:126个

喜欢人数:7190人

晋州市特产信息介绍

晋州市

特产数量:10个

喜欢人数:15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