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特产网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 > 成都 > 锦江区 > 特产信息

锦江区特产介绍

1991年1月1日,成都市锦江区成立。锦江区命名源于“濯锦之江”(锦江)的历史渊源,是成都市区划调整后新设置的五个中心城区之一。区域范围包括原东城区的大部分和原金牛区的琉璃场、三圣两乡。[1] 锦江区属地为古华阳县及其近郊,具有悠久的商业历史。自唐代始古华阳县便以“百业云集,市廛兴盛”而饮誉川西,是近代中国西部“洋务”和“兴商”的发祥地。区域内有蜀中“首街”东大街、赞为“百年金街”的春熙路、源自宋代的染坊街小商品集散地、始建于民国的全国四大劝业场之一商业场。建区时,锦江区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商贸繁华区”,从而确立了锦江区的发展定位。
烟薰鸭子

烟薰鸭子是四川成都著名的汉族小吃,在川西地区影响极大。此菜色泽金红,肉质细嫩,烟香浓郁。烟熏鸭最适合秋季制作,因那时当年生鸭已长大,肥瘦适宜。还是中秋节必备佳品。选当年生的仔鸭,宰杀后褪尽羽毛,开膛取出内脏,洗净后,去翅尖、鸭脚,加盐码味腌渍一夜后,入沸水中略烫至皮紧,捞出抹干水份,置熏沪中,用稻草 详细

三合泥

三合泥是四川省成都传统的汉族风味小吃。在成都市内、各郊县各甜食店多有供应。其特点为酥香油润、味甜不腻、滋糯爽口、营养丰富,配以红白菜佐食,别具风格。三合泥由于采用大米、糯米、黄豆三种主要原料合磨成粉,加辅料和水炒成泥状食用而得名。三合泥真称的上是成都小吃中的元老了,现今已经几乎绝迹于都市生活,只有老 详细

五彩波丝花蓝

色泽金黄、外酥内香、甜润适口,冷热食皆可。配甜羹汤尤佳。面粉500克、洗沙200克、猪脂300克、精炼油2000克(耗50克)、清水450克。1.洗沙分别搓成圆馅。2.面粉过细入锅中开水烫至全熟,起锅晾冷;3.将冷却的烫面团分数加入带冻的猪脂,用手搓均匀成团;4.炸油烧至200度左右,逐个投入包馅的烫面坯,边包边炸,炸至起网状, 详细

杨鸡肉

作为川菜的一个品牌小吃,它选用蜀中优质土鸡,采用传统烹制方法调配而成,具有肉质细嫩、口感舒适、香味独特且色泽红润等诸多特点,赢得了海内外美食之士的赞誉。 详细

口水鸡

口水鸡是中国四川及重庆地区汉族特色菜肴,属于川菜系中的凉菜,佐料丰富,集麻辣鲜香嫩爽于一身。在烹制时,煮鸡用的汤料很有讲究,需要恰到好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鸡的可溶性蛋白,增加鸡肉的鲜美程度,又能具备其特有的香型和滋味。"口水鸡"这名字乍听有点不雅,不过这名字的来历倒却有着文人的温雅。郭沫 详细

宫爆鸡丁

宫保鸡丁,是一道闻名中外的汉族传统名菜。鲁菜、川菜、贵州菜中都有收录,原料、做法有差别。该菜式的起源与鲁菜中的酱爆鸡丁,和贵州菜的胡辣子鸡丁有关,后被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改良发扬,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宫保鸡丁,并流传至今,此道菜也被归纳为北京宫廷菜。之后宫保鸡丁也流传到国外。宫保鸡丁选用鸡肉 详细

担担面

担担面是四川省著名的汉族传统面食小吃,据说源于挑夫们在码头挑着担担卖面,因而得名。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担担面是川菜中代表性食物,为人们品尝川菜时的必备佳肴。2013年,担担面入选商务部、中国饭店协会首次评选的中国十大名面条。担 详细

陈麻婆豆腐

陈麻婆豆腐是四川地区汉族传统名菜之一,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由国家命名的一家中华老字号老牌名店。其创业于清朝同治初(1862年),开业于成都北郊的万福桥。原名陈兴盛饭铺,主厨为陈春富之妻。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富川味特色,陈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尔,求食者 详细

水井坊酒

水井坊是汉族传统名酒。上起元末明初,历经明清,下至当今,呈前店后坊布局,延续五、六百年从未间断生产,是我国发现的古代酿酒作坊和酒肆的唯一实例,有力地佐证了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之的观点。此考古发现被考古界、史学界、白酒界专家认定为中国最古老的酒坊、中国浓香型白酒的一部无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