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特产网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 > 福州 > 台江区 > 特产详细内容

老天华乐器

时间:2016-02-28 点击:1175次

 福州老天华乐器的制作技艺,已获选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老天华乐器铺,原名“天华斋”,因被评为“中华老字号”,所以福州人省去“斋”字,直称其为“老天华”,以示历史悠久。天华斋乐器铺是由音乐爱好者王仕全,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创设在台江洋头口。其乐器制造技艺精湛,经王仕全、王师良、王石孙、王子燊四代人的传承和创新,制作乐器的技艺不断精益求精,发展成为闻名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乐器老铺,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天华斋产制的乐器,种类齐全,且有创新。除了生产传统的三弦、六弦、月琴、南胡、椰胡、京胡、投管、筝、瑟、箫、笛、笙等乐器系列产品外,建国后,为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到第四代传人王子燊时,又首创低音管、低音八角胡,并仿制了阮琴、柳叶青琴、提琴等新品种。其工艺制作,据林绍梁先生介绍有三大特色:一选料精。乐器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有暹罗木、印度黑木,或本省的黄杨木、梧桐木。选用木料的原则是:有碍发音的不用;木料需经多年存放,做到自然干燥;按乐器不同部分,择优量材取用。二加工细。乐器既注重外观造型,结构牢固,更注重精密加工,保证有准确的音色、音域和音谐。木质部分坚持量纹取杆;蛇皮加工以张大、纹理以菱格或方格为佳,先用砂纸磨光,减厚去污,取皮注重琴桶各部分比例的协调;做弓的竹子要用一个“节”的,头尾均匀。这样木、皮、竹干燥后才不变形,并用木棍在琴桶上反复滚磨,直至连微量杂音全部清除。做一把二胡要经过20多道工序,历时半个月。三发音好。由于产品精心设计,要求严格,比例合理,制作精良,所以天华斋乐器音色柔美,发音准确,富有表现力,多方面满足了演奏者的要求。不但适用于伴奏、合奏,也适用于独奏。
  天华斋产制的乐器,到第三代传人王石孙时,其工艺达到了新的水平,开始扬名海内外。1910年参加南洋劝业会第一次举办的文庙乐器展览,被清政府农工商部评为金、银牌奖;翌年,在柏林万国卫生博览会和国际工业展览会中,分获特加优等奖和中国乐器奖;1915年,选送礼、乐、舞三类乐器参加美国巴拿马赛会展览,被民国政府评为二等奖;1920年,礼、乐、舞三器参加台湾劝业共进会展览又获银牌;翌年10月,其各种祭器,乐器被福建实业厅评为一等奖;建国后的1956年,第四代传人王子燊制作的南胡,参加福州市地方工业名牌货展出,并被评为“名牌货”等。获得了国际、全国、省、市的多项殊荣。
  天华斋产制的乐器,因有许多优点,深受音乐界的青睐。如中央实验歌剧团、东北评剧团、新疆军区文工团、志愿军文工团及各省京剧团和地方剧团,都慕名纷纷前来订货;还受到美、德、意、印尼、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音乐演奏者的欢迎。
  “文革”期间,天华斋乐器铺被当作“封资修”物品的生产地之一遭到冲击。20多箱全套乐器标本和奖状、奖牌、均被“红卫兵”抄没;长期保存的祖传古筝、古瑟也被毁;由王子燊主持成立于1956年的台江乐器生产合作社也随之解体。
  改革开放期间,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天华斋乐器铺又恢复了生机。2001年5月,在福州举行的中国商业博览会“老字号”产品展览中,经中国商业联合会批准,天华斋乐器铺为“中华老字号”。

更多
打印此页
上一篇:松仁玉米 下一篇:政和白茶

推荐购买

特产详情页面

城市介绍

福州特产信息介绍

福州

特产数量:237个

喜欢人数:8923人

台江区特产信息介绍

台江区

特产数量:18个

喜欢人数:165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