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特产网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海南 > 昌江 > 特产详细内容

黎族土陶

点击:623次

黎族土陶,海南省昌江县特产。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用智慧创造了一项项重要的生活技能,带来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日常生活中,陶制品发挥着食物器具、蓄水器具的作用,或是成为交易、贩卖的物品。在海南,黎族土陶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制陶技艺。2006年6月2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南省昌江黎族手工艺制陶技艺正式入选。而在刚举办的三亚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昌江馆内的保突土陶馆,将这项技艺从昌江带来三亚展示,让更多人了解这项传承多年的传统技艺。
探访保突: 黎族土陶在创新中发展
保突村是一个距离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县城不远的小村庄,过去这个村庄因为贫穷、缺水而著名,但这个黎族村庄,却有着令人骄傲而珍贵的黎族手工艺制陶技艺。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保突村,近距离感受了解这项技艺。
记者刚到保突村村口,一个门口、围墙上摆满了黎陶制品的小院子映入眼帘,这正是昌江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小院内有着三间具有黎族传统茅草屋设计风格的房屋,广场中央还有着一个用来烧制土陶的沙坑。在不大的院子里还有着各式各样的黎族土陶制品,有菠萝样式的景观陶瓷灯、憨态可掬的小牛、带有黎族传统图案的大陶罐等等。 
保突村的昌江保突黎陶制品合作社
在合作社内忙着制作陶锅的叶仿茂告诉记者,这里正是保突村黎族土陶培训、制作、销售的地方。他是广西人,家里代代制作陶艺、瓷器制品,已经从事这行三十多年的时间,海口、三亚不少酒店内的陶制装饰品、喷泉都是由他制作的。“我来合作社一年多了,主要就是帮助合作社改良传统制陶的设计风格与技术问题。”叶仿茂说。
叶仿茂正在制作客人定制的黎陶土锅。
据了解,黎族土陶传统的烧制模式就是露天烧制,过去是在村内的空地搭起木柴,将制作好、晾干的陶制品放进去进行烧制。但是由于传统的烧制方法温度难以控制,烧制出来的陶罐很容易破碎,成品率并不高,而且受烧制温度影响,黎族土陶的传统颜色比较单一,多是偏灰黑色。叶仿茂则将现代制作工艺的天然气窑炉设备引入合作社,使得窑内的温度可以高达1000多度,保证了烧制成品的质量与出品率,在陶制品的颜色上也更加的多元化。
不仅如此,叶仿茂还对合作社社员进行培训,带领他们制作更多形式的黎族土陶制品,更加符合现代日常生活的需求。“传统的黎族土陶大多用于蒸饭、蒸酒、水罐、土锅,个头都比较大,现在来说不是很实用,形状上也比较粗糙一点。”叶仿茂表示。因此,他结合游客、酒店类客人的需求,采用黎族土陶的传统技艺,制造了小茶壶、南瓜罐等创新产品,非常受市场的欢迎。
对于黎族土陶和其他陶艺的不同之处,叶仿茂表示,保突村的土质非常好,可以不需要窑炉直接露天明火进行烧制,这是非常少见的,而且烧制的陶制品非常坚硬,不易碎,品质很好,用来煮饭,味道非常香。“不仅如此,黎族土陶的制作工具非常简单,贝壳、野生蚕豆、几根竹签就是全部了。”叶仿茂说。
合作社社员刘拜英也告诉记者,在过去,由于保突村比较穷,种植的粮食不够吃,大多家庭都需要靠卖陶去换粮食。“记得小时候,我爸爸负责取土、捣碎泥土,我妈妈负责制作陶罐,我们这些小孩子就在旁边看,做好以后,要跟着妈妈去石碌镇上或是白沙去卖,这一路走过去,一个陶罐却才能换二三根玉米。”刘拜英回忆起当年生活,感叹十分的不易。
但正因为陶罐的实用性与品质,保突村女性从小就跟着妈妈学习制陶手艺,成为日后维持家庭收入的重要技能。如今刘拜英在合作社内每制作出一个陶制品,在出售后,合作社就会给一定的报酬,收入比过去有了不少增加,也不再需要挑着陶罐到处叫卖了,村内不少家庭的收入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合作社制作的黎族土陶制品
黎族制陶: 泥水木火与时间的交融
作为海南岛最早的移民者和开发者,黎族人民在海南岛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独特的文化痕迹,制陶术就就是其中之一。黎陶文化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它的开始时间并没有十分确切的记载,但是从目前尚存的原始手工制陶技艺来看,大约开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7000至4500年)。
纵观古代文献,宋代的赵汝适曾在《诸番记》中写道:“以土为釜,瓠匏为器……土釜至今用之,瓠飘间以水。”;元代的马瑞临在《文献通考》里记载道:“陶土为器,器用瓠飘。”清代顾炎武也曾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这样记载黎人:“缌绠绩木皮木布,陶土为釜。”由此看来,黎族制陶的历史文化也是源远流长。
经过多年时代变迁,这种古老的黎陶技艺至今还流传在一些黎族的村子里,目前比较有代表性和保存较好的有三处,分别是海南岛西部昌江石碌镇保突村、东方东河镇东新村、三亚天涯镇黑土村委会布曲村。其中昌江保突村的原始制陶被考古界誉为中国制陶史上的活化石,因其至今仍保留着新石器时代的制陶技艺特点:手工泥条盘筑成型,低温露天堆烧,这是海南黎族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
为什么保突村能成为黎陶文化中的代表呢?这同村子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保突村地处保梅岭附近,距县城仅5公里,属哈方言黎族村寨。这里地理纬度较低,气候湿热,分属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土质多为花岗岩风化后形成的灰白色或赤褐色砂质土或粘土,石英含量较高,适合高低温烧制陶器,且陶土和烧陶燃料资源丰富、易得,为黎族制陶提供有力的自然条件。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里的黎族人民一直都过着刀耕火种的迁徙生活,由于粮食不能自给自足,当地的百姓就利用本地的黏土制作陶器。在保突村里,几乎每户人家都会烧陶,如碗、钵、锅、罐、盆、蒸酒器、水缸等各种生活用具基本为陶制。这些陶器除了自家使用之外,其余的就作为商品同外界居民进行物物交换,换取一些稻谷等生活的物资。多年以来,这种制陶的技艺与换取物资的习俗就这样随着时间的变迁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成为保突村独特的民族文化。
黎族制陶大致分为四个过程,一是练泥。村民们一般会到村河边地里选取含沙量低、泥质黏性较好、呈灰黄色的泥,接着将泥土捣碎、筛掉砂砾,再根据预制器皿的大小用量倒入竹制簸箕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手揉泥;二是制坯。先选取适当练好的泥做成器皿的底,然后再用独特的盘筑法——将搓好的泥条在器底的边缘不断缠绕,将器皿盘筑成形。三是阴干。将做好的陶器原型放置在阴凉处晾干;最后是烧制。同中原地区使用窑火烧制的方法不同,黎陶的烧制是采用露天柴火堆烧的方法。待烧制陶器的明火快要灭尽之时,村民们会在其上洒上一种植物树皮煮出的汁液,整个陶器内外表面立刻呈现出斑斑驳驳、千变万化的图案,犹如一幅幅水墨山水,令人喟叹。
“这种树叶水可以在土陶上绘制图案,又是代表着黎族祈福寓意的重要仪式。”刘拜英告诉记者。
保护传承: 民族技艺与产业的结合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黎族传统的陶制生活用具逐渐被现代工业制品所替代,特别是近二十年里保突村家家都用铁锅、铝锅或更为耐用的钢质锅,几乎不再用土陶,加上年轻人觉得做陶脏、累,收入少,学习的热情并不是很高,因此掌握传统制陶术的保突村人正在逐步减少,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据介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陶技艺传承人羊拜亮的制陶手艺传承自母亲,是代代相传的手艺,家里有多少女儿和媳妇就传多少人。当地更是流传着“女制陶男莫近”的说法,在古时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妇女们的地位很不稳定,为了使妇女们在生活贫困或男人遭遇不测时能有一门手艺维持生计,便代代相传,变成了女子特有的手艺,这种习俗也一直沿袭下来。
为更好地研究并保护黎族传统制陶工艺这一濒临失传的古老技艺,昌江县于1986年成立了昌江县博物馆,该馆收藏并陈列了一批传统黎族陶器,展示了制作流程等相关图片,一定程度上为黎陶工艺的宣传及传承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当地的文化部门还于2005年成立了相关保护小组,投资32 万余元对黎族传统陶技艺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保护。
在今年的三亚文博会昌江馆里,昌江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梅珍正在热情地为四方来客介绍自己引以为豪的黎陶作品。作为一个地道的保突黎族妇女,当她看到民族传统的技艺文化正在一步步消逝时,感到十分的痛心惋惜的同时,也意识到保护传统黎陶的技艺刻不容缓。“从前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做陶器,现在只有50岁以上的老人还懂怎么做陶,年轻人都很少学了。” 刘梅珍说。
为了不让这种传统技艺消逝,刘梅珍2012年大胆尝试将村内老人制作的土陶带去海口贩卖,没想到大受欢迎,全部销售一空。2013年她回到家乡,拿出多年积攒的积蓄成立了以黎族制陶为主的农民合作社——昌江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决心将传统的黎族制陶技术同产业相结合起来。在制陶合作社里,不仅年轻的一辈可以在此学习传统制陶技术,老一辈的黎族阿婆们也会在一旁用心指点,保证技艺地道。制作好的陶器还对外销售,形成文化产业链,带领村民们发家致富。
合作社社员刘拜英在采访中也表示,“合作社成立以后,组织了好几次培训,我也把小孩叫来学了,虽然他们不一定喜欢做这些,但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
“从前一个大的陶器顶多能换取三个苞米,现在作为装饰品销售到酒店景区,都能卖800到1000块的好价钱。”刘梅珍说,随着黎陶价格的提升,传统民族的技艺价值也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借助良好的经济产业循环,更好地保存与传承下去。
如今,传承人羊拜亮阿婆年事已高已经不能亲自做陶,但她还是经常会去合作社走走,指点社员们制作陶艺,或是亲自主持传统的撒树皮水的祈福环节。虽然黎族土陶的外观、样式在随着时代进行创新,但其传统制作方法与仪式正通过这样的方式一代代传承下去。


更多
打印此页
上一篇:松仁玉米 下一篇:乌烈乳羊

推荐购买

特产详情页面

城市介绍

昌江特产信息介绍

昌江

特产数量:16个

喜欢人数:2827人

特产信息介绍

特产数量:个

喜欢人数:人